网约车法律法规?
网约车是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简称。在构建多样化服务体系方面,将出租车分为巡游出租汽车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简称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的运行管理工作,规范数据传输,提高网约车行业监管效能,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交通运输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商务部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国家网信办令2016年第60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包括交通运输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简称部级平台),省、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简称省级平台),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网约车监管平台(简称城市监管平台)。
第三条 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数据传输、运行维护、数据质量测评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交通运输部指导各级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的运行管理等工作。
各省、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省级平台运行管理,并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管理工作。
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简称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城市的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使用、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
各网约车平台公司按照相关规定,负责规范本企业网约车平台的运行管理和数据传输工作。
关于网购的法律法规?
有关网购的法律有《电子签名法》,其他相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有《商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担保法》《合同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保法》)于2013年10月25日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2014年3月15日起将开始实施。
关于网暴的法律法规?
网络暴力的行为严重危害了他人的名誉权,且网络暴力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如果同一诽谤信息的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或者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就可以认定为诽谤罪,一般处拘役,管制,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网约车拒载的法律法规?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修改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对比之前条例内容可以发现,修订后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删除了第三十六条中对“未携带相关证件、甩客或者故意绕道行驶、违规收费”等违规行为处罚相关表述。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表示,这次是将网约车司机的管理条例,合并到了上述出租车驾驶员管理规定之中,而在这一规定里,对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的行为监管细则更多,同时,在这一管理规定之中,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的违规处罚金额,也从50元至200元,直接提高到了200元至2000元。“从处罚金额的提高来看,显然对司机的约束力也就更强了。”
孙文剑指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还对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擅自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等行为的处罚情形进行了区分,调整了处罚额度。
其中,对车辆、驾驶员未取得网约车相关许可有关违规行为的处罚额度进行了适度降低。就是将网约车三证中《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的处罚金额,从现行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分别调整为3000元至1万元,以及2000元。“相比而言,网约车驾驶员证的处罚金额下调幅度较大,对平台公司未取得网约车平台公司许可有关违规行为的处罚额度没有调整。”
总的来看,这次对于网约车管理条例的调整总体还是往着更加人性化,且加强管理的方向走,说明有关部门对于消费者经常投诉的问题十分重视,这对于网约车市场的规范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而对于“三证”不全的处罚金额有所下降则是体现了执法机构对于司机的人性化处理。
现在有哪些关于网购的法律法规?
1、基本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
2、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 护条例》
3、消费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的法律:新颁布的《广告法》网络消费中会涉及一些“极限词”
4、消费商品质量方面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5、消费安全保障方面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6、关于消费公平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餐饮、修理业价格行为规则,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等
7、商品服务标识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防盗网不能凸出外立面的法律法规?
关于防盗窗的安装问题在《民法》内有原则规定,就是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墙外附着物的安装不能影响其他人的休息与安全等,也就是说只能安装与外墙持平的防盗窗,不能安装凸出房屋外墙的防盗窗,要与外墙贴严,不能超出墙面而造成窃贼方便攀爬而影响邻居的安全利益,即给楼上居民家的安全形成威胁而带来不安全隐患。因此,不动产相邻各方,应当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法院据此对违反此安装规定的防盗窗均会宣判限期整改或拆除。
凸出外墙面安装防盗窗既影响建筑物外立面的美观,又不安全,给小偷提供“便利”当梯子往上爬!明显给楼上居民带来不安全隐患,这样安装防盗窗就侵犯了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又影响邻里关系,处理不好还要上法院打官司。因此,与其到时闹得邻里不开心,不如早些考虑邻里关系与邻居安全,安装防盗窗切记《民法》中的安装规则。
依据法律法规还是依照法律法规?
两者既相近(相同),也存在着区别。
依照法定程序,是指依照法律(实体法、程序法)法规所规定的程序,比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等,所规定的程序。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是指依照与案件(事项)有关、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相应规定。
消防法律法规对安装防护网有什么要求?
消防法律法规中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人员密集场所,注意,特别说明的是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灭火救援的障碍物。换句话说,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能设置影响人员疏散或者影响灭火救援的防盗网、防盗窗、防护网等设施。
如果必须要设置,可以考虑采取可以从内部打开的方式,在防盗网、防护网上开口,并且加装一把锁,钥匙放在自己容易拿到的地方,发生火情后就可以第一时间打开逃生。
法律法规是?
依据宪法制定的各类法律和法规方面的条款
网络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1月7日发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2.《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经2000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第31次常务会议通过2000年9月25日公布施行。该《办法》共二十七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97年12月11日批准,公安部于1997年12月16日公安部令(第33号)发布,于1997年12月30日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7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5.《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