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抗法如何判刑? 不动产处置法律依据?

ifaxue 法律知识 6 0

暴力抗法如何判刑?

针对暴力抗法,《人民警察法》及《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等相关规定,对于暴力袭警、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经警告无效,警察可以使用武器,直至将其击毙。《刑法》关于妨害公务罪的定义: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即使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只要造成严重后果的,也构成本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不动产处置法律依据?

凡取得不动产都有占有、使用、收益及处置的权利,这是民法典规定的。

个人极端暴力案件现场处置程序?

1 注重策略、依法处置原则。此类案件的发生一般都会造成较大的社会负面影响,现场往往有围观群众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拍照、录像并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处置不好极有可能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处置极端行为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注意政策和策略,防止由于处置失当而激化矛盾,授人以柄。

.2 快速、有效处置原则。快速、有效的处置突发极端行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要结合案件实际,从现场指挥、现场控制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快速处置机制。对出现扬言实施极端行为的警情,公安机关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先期了解、掌握事态的基本情况,最大可能的缓解扬言实施极端行为者的情绪,控制事态进一步恶化,为专业处置提供必要的时间和准备。对已经发生的现行案件,要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置。要迅速封闭现场,做好现场取证和善后处理,对极端事件中的受害者要进行积极抢救,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避免因贻误时机而使事件升级,尽量减少事件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3]

3 保护群众原则。在此类案件中,形成较大的社会反响是嫌疑人的目的之一,因而其作案地点常选择于人流量大、群众较集中的地点,此时便应该在最大限度保护多数群众安全的情况下,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疏散群众,快速有效地制服犯罪嫌疑人

老人在国外暴力抗法,外国军警有权开枪吗?

以美国警察为例:在拥有2亿支枪的美国,法律要求警察最重要的就是保护自身的安全,而且树立了警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的绝对威严的形象,这样才能让美国市民不敢乱来。而且他们的警察在执行任务的时够只要认为自己遇到了危险,就可以首先采用自我保护的措施,这也是全部符合法律规定的。

企业制定禁止职场暴力的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是企业人文环境、职工素质

对于暴力抗法,行政执法人员可以正当防卫吗?

行政执法人员不能通过暴力抗法来解决问题,因为暴力抗法是一种违法行为,行政执法人员应该依法行动。如果遇到暴力抗法,应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秩序和捍卫法律尊严。行政执法人员可以适当采取正当防卫措施,但是需要在必要性、合理性和适度性的原则下进行,并且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正当防卫的原则是在法律框架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和范围。在实际执法中,如果遇到暴力抗法,行政执法人员应该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遵守法律的要求,减少合法权益的损失。同时,在开展执法活动之前,应该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避免发生暴力事件。

事业单位处置固定资产收入应上缴财政专户,有啥法律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上缴同级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此项收入优先用于事业单位新增资产配置,实现资产配置管理和处置管理的有效衔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